閩江學院?。ú浚┘壙蒲袡C構基本情況
我?,F有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、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、1個共建省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、1個“一帶一路”聯合共建實驗室、1個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、2個省級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、1個省級科技創新基地、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、1個省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、1個省級協同創新院、1個省級創意設計中心、1個省級產業集群窗口服務平臺、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、1個省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、1個省級新型智庫基地、1個省級智庫分中心,其他廳級各類科研機構15個。詳見下表。
閩江學院?。ú浚┘壙蒲袡C構一覽表
序號 | 科研機構名稱 | 批準單位 |
一、省級重點實驗室 | ||
1 | 省科技廳 | |
2 | 省科技廳 | |
3 | 省發改委 | |
4 | 省科技廳 | |
二、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| ||
5 | 福建省船舶智能航行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| 省發改委 |
6 | 省發改委 | |
7 | 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 | 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三、省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| ||
8 | 自然資源部東南生態脆弱區監測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| 自然資源部 |
四、“一帶一路”聯合共建實驗室 | ||
9 | 智慧海漁與智能生產新一代信息技術聯合研發中心 | 省科技廳 |
五、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 | ||
10 | 省科技廳 | |
六、省級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| ||
11 | 省級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(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) | 省科技廳 |
12 | 省級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(海洋學院) | 省科技廳 |
七、省級科技創新基地 | ||
13 | 福建省心理健康人機交互技術研究中心 | 省科技廳 |
八、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 | ||
14 | 省科協 | |
九、省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| ||
15 | 省工信廳 | |
十、省級協同創新院 | ||
16 | 省發改委 | |
十一、省級創意設計中心 | ||
17 | 福建省服裝創意設計中心 | 省發改委 |
十二、省級產業集群窗口服務平臺 | ||
18 | 省工信廳 | |
十三、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| ||
19 | 水上生產安全控制與生態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| 省教育廳 |
20 | 面向智能化生產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| 省教育廳 |
十四、省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 | ||
21 | 省教育廳 | |
十五、省級新型智庫基地 | ||
22 | 福建省政協經濟委員會新型智庫基地 | 省科協 |
十六、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| ||
23 | 先進運動控制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| 省教育廳 |
十七、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||
24 | 海洋生物與藥物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25 | 海洋智能船舶裝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26 | 工業機器人應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27 | 綠色材料與化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28 | 紡織服裝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29 | 電子信息與控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十八、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| ||
30 |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31 | 效率與生產力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32 | 省教育廳 | |
33 | 海洋旅游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34 | 省教育廳 | |
35 | 省教育廳 | |
36 | 省教育廳 | |
37 | 閩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廳 |
十九、省級智庫分中心 | ||
38 | 閩僑智庫閩江學院研究中心 | 省歸國華僑聯合會 |